放钱币、砸香槟、砍船缆,船舶礼仪知多少

Insight of the Social Customs and Habits of Ship

发布者:KnowMi 发布时间: 2022-12-22 12:12:46 点击量: 1589 来源:KnowMi

海事冷知识

Little-known Trivia about Shipping


海洋是生命的起源,让人敬畏,也让人心生向往。在现代文明足够发达之前,航海一向风险极高,敢于扬帆远航的皆为勇士。古今中外,为祈求风浪平静、保佑航海平安,从船舶建造之初,就会有各种盛大的礼仪活动相伴,如“掷瓶礼”“三牲礼”“钢板切割”等。今天,就让我们盘点一下这些全世界通行但形式有所不同的船舶礼仪。


 01 龙骨铺设

龙骨是在船体的基底中央连接船首柱和船尾柱的一个纵向构件,也是船舶最重要的承重结构,相当于房屋的“地基”。在造船过程中,龙骨通常是船壳中第一个被建造的部分,铺设龙骨自然也成了造船的一个核心步骤

        在中国古代,造船工匠们在铺设龙骨时会举行“三牲礼”:宰杀牲畜,将猪头、牛头、羊头摆上祭台,然后请神汉焚香,念念有词,鸣锣击鼓,气势恢宏。

        在中国部分南方地区,建造渔船的工匠往往会在船的龙骨和主桅杆之间放置一个“龙眼”,相当于“画龙点睛”,希望船舶能像龙一样在水里畅游。“龙眼”其实就是一枚钱币,也有着开眼见财之意。

(诺唯真“喜悦”号幸福钱币)


        在国外也有类似的礼仪:铺设龙骨时,人们会将崭新的硬币纪念币放在龙骨基石底部,据说这样会给船舶带来好运。这一传统的祈福仪式已延续至今

        现代船厂已经抛弃了过去先在船台上铺设龙骨,再一块块焊接钢板成型的造船模式,而是通过计算机设计标准模块,在船舶模块拼装车间组装好分段的预制块,再运到船坞进行拼装。切割钢板时,造船工人就会将第一块钢板切成船身船名首字母的形状,标志着船舶的正式开建

(星梦邮轮旗下“环球级”邮轮钢板切割仪式 )

   

 02 新船下水

        说到新船下水,就不得不提著名的“掷瓶礼”,这一盛大礼仪的起源竟是小小的漂流瓶

(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的自动化掷瓶礼)


        在古代,由于科学技术的落后,航海是十分艰苦且危险的。当海难发生,船员们会临时在纸条上留下求助信息或“遗言”,封入空酒瓶中,抛向大海任其漂流,希望能被其他船只或岸上的人发现,这就是当时较为常见的求救漂流瓶

    为祈求平安,祝愿海上不再有那样的漂流瓶,逐渐出现了在新造船舰下水时用船首碰碎酒瓶的风俗,隐喻以清水帮新生儿受洗

    1891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主持“皇家阿瑟”号战舰建成下水时砸碎了一瓶香槟以示庆祝,这也是香槟首次被应用在这一仪式中。据说,香槟在船头摔得越碎越好,预示这艘新船将永远平安,弥散在船头周围的酒香还可驱邪消灾。


(德国前总统林登·约翰逊的女儿为“弗吉尼亚”号砸香槟)


    为祈求平安,祝愿海上不再有那样的漂流瓶,逐渐出现了在新造船舰下水时用船首碰碎酒瓶的风俗,隐喻以清水帮新生儿受洗。

但并非所有国家都会在新船下水仪式上举行“掷瓶礼”,不同国家有其独特的祝福方式

        在中国:

                    有一个与“掷瓶礼”相似的步骤——砍缆。最早是由造船工人手持斧头砍断船台和新船之间的主缆,但是砍缆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逐渐演变成了象征性地砍断一根系在船台和新船之间的绳子。

        在日本:

                    船厂在新船建造完成后会定制一柄银斧头。在下水仪式上,他们会用这柄银斧头斩断主缆,然后把斧头作为纪念品交给新船的主人。传说这柄银斧能驱走恶魔,给新船带来好运。


(韩国第一夫人金建希挥斧子砍断“正祖大王”号缆绳)

        在印度:

                    其传统的新船下水仪式充满了印度教色彩。20世纪时,印度人在新船下水仪式上通常会先举行祭祀,祈求神灵保佑船只和船员的安全,祭祀过后,会找一名女性在船头敲碎一个椰子,然后新船才能滑入水中。


 03 教母命名

         中世纪,随着基督教在欧美地区的广泛传播,新生儿出生时要受洗并命名,他们的父母会邀请与其家庭关系深厚的亲友或者是有名望的社会人士参与这一仪式,在其中担任主要角色的男性就会成为孩子的教父,美丽的女神则成为教母。

(伊丽莎白·斯蒂芬森为“威斯康辛”号主持下水仪式)


        就像给新生儿命名一样,给新建的船舶取一个朗朗上口的名字也是十分重要的。历史上第一次有正式记载的命名仪式是由班格主教主持的。1418年,英国亨利五世付给了他五英镑,让他为当时最大的军舰命名

        据说,在古希腊神话中,波塞冬是海洋狂暴的来源,而海洋女神安菲特里忒则是风平浪静之神。所以在很多西方国家,人们会特别邀请声名显赫、受人尊重的已婚女性来担任新船的“教母”。1875年,英国首次邀请亚历山德拉皇后作为“教母”,主持战舰亚历山德拉号的下水典礼。她在船上吟唱圣经,为其命名、砍缆、举办掷瓶礼,就像一位母亲在为自己的孩子祈福一般。


(“伊丽莎白女王”号教母——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在中国,船舶的起名也非常讲究,不仅要响亮动听,还要回避隐晦的船名或者带有忌讳的谐音船名,譬如fan、nan、dao等谐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