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板“绣花”,国之工匠

观职业

发布者:KnowMi 发布时间: 2023-03-30 10:03:03 点击量: 997 来源:KnowMi



     幸遇名师,不负师恩

张冬伟并非一开始就是大国工匠。“老实说,小时候的我没什么特别的梦想,给自己定的目标不是进重点高中与名牌大学,而是普普通通的,长大后拥有一份安稳的工作即可。” 张冬伟坦率地说道。的确,1981年出生的他,初中毕业后考入了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高级技工学校,学习电焊专业。或许在别人看来,他就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小技工。事实上,焊接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张东伟刚上手时,很难把控焊接的速度,或因速度过快导致熔化温度不够,产生成形缺陷;或因速度过慢导致高温停留时间过长,把较薄的焊件烧穿。但张冬伟干一行爱一行,他多看、多问、多练,立志打好基本功。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从技校毕业的张冬伟凭借优异成绩被沪东中华录用。彼时,沪东中华正在全力准备建造LNG船。LNG船液化天然气船,该船可在零下163度的极低温环境下运送液化天然气,其采用的殷瓦手工焊接是世界上难度最高的焊接技术。殷瓦钢薄如纸张,极易生锈,这要求工人在焊接过程中不能留下一个手印、一滴汗珠。如果焊缝上出现哪怕一个针眼大小的漏点,就有可能引发整船的天然气发生爆炸,故有人称LNG船像一颗会移动的原子弹。



张冬伟发现自己之前在技校里学的技术根本用不上,想要焊接好LNG船,必须从头开始学。在公司里,他遇到了影响他一生的老师——我国首个掌握殷瓦焊接技术,也是当时沪东中华最年轻的焊接高级技师,秦毅。师傅本事之强令张冬伟敬佩,在师傅的手下,熔化的铁水似乎有了灵性,想叫它去哪里,它就去哪里。而秦毅同样也很欣赏这位能吃苦的年轻人。张冬伟悟性好,能咬牙拼命学,肯流比别人多的汗。张冬伟跟在秦毅身边,学习他的每一个焊接手势,就连最小的细节也不放过,常常一看就是几个小时,直到头晕眼花。在学习加丝焊接时,张冬伟反复练习寻找添丝的手感,甚至是在家里吃饭的时候,也会拿起筷子在空中比划。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位进厂时间最短的焊接骨干顺利考取了殷瓦G证。


     登峰造极,精益求精

成功考取殷瓦G证后,能否在实际焊接中高质量完成任务,成为了张冬伟面临的另一个考验。

船体焊接就像缝衣服一样,要把一块块钢板连接起来,而殷瓦钢焊接犹如在衣服上“绣花”,要求焊工拥有超高的技术。当时,许多发达国家船厂的专家都认为中国很难培养出殷瓦焊工。起初,船东并不相信一个毛头小伙子能够承担焊接LNG船这样的重任。面对质疑,张冬伟选择用实力证明一切:伴随“咝咝咝”的焊接声,焊缝开始一寸寸延长。焊了一会儿,船东代表不放心,让他停下来,用专用设备来来回回检查了好几遍,对其精湛的技艺感到无比惊讶。随后又让他再焊了一段,也全都符合焊缝质量标准,船东代表这才心服口服。





但张冬伟的雄心远不止于此,他的目标从来不是赶追发达国家的焊接技术,而是超越他们。一条LNG船,殷瓦焊接总长达140公里90%为自动焊缝,剩下10%的特殊位置需要焊工手工完成。“一艘LNG船有4个舱,一个舱有30几千米的焊缝,我和我的徒弟、同事已多次做到一个舱首次密性检验为零漏点,而检验标准是只要不超过10个漏点。日本、韩国、欧洲的造船强国都不能实现的目标,被我们实现了。”张冬伟自豪地说。



登峰造极的技术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让张冬伟不仅赢得了船东代表的信任,还让他成为了该行业的新标杆。


     薪火相传,不忘初心

 张冬伟成为焊接领域的专家后,很多人都想拜他为师,但教徒弟可不是个省力的活。张冬伟没有忘记初心,他说:“秦毅师傅教我,是无私的、无保留的,我也该这样。”他还曾在入党申请书中写下了这样的话:“要为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竭尽全力。我不能口是心非,只做个喊喊口号的人,要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兑现承诺。”



张冬伟十年如一日地践行着自己的誓言,无私地将技艺传授给徒弟,带出了一批批能工巧匠。如今,他所在厂里已有40余获得殷瓦G证,30余人成长为复合型殷瓦焊工。过去一艘船的焊接需要36个月,如今张冬伟团队18个月左右就能完成。除了手把手精心带教外,他还在双休日做起辅导老师,参与编写了《14万立方米LNG船殷瓦管十字连接件焊接工艺研究》《LNG船殷瓦手工焊自动焊焊接工艺》《端部列板操作指导书及修补工艺》等指导书。

    “没有艰苦的付出,枯燥的坚守,就不会有这些荣耀。所以,这样的艰苦与枯燥,物有所值。”张冬伟说。